English

寻找第三种历史

1999-05-14 来源:光明日报 吴秀明 我有话说

历史是什么?怎样走近历史?怎样言说历史?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,真正回答起来还真不容易,要想对它作出富有时代新意的阐释,难度就更大了。因为它涉及到历史、现实以及作者心智把握、情感体验等方方面面。以往我们见到的历史,大体不外乎两种:一为《三国演义》式的历史文学,这是形象化的历史;一为《资治通鉴》式的历史著作,这是理念化的历史。《二十五史随笔丛书》的成功,首先就在于对两者作了超越式的处理,它寻找到了这之外的第三种历史:一种似形象又非形象、似理念又非理念,融合了形象与理念之长但又不同于形象、理念的独特的历史。它总体框架按照朝代前后进行编排,具体写作往往选择大小不等的历史故事乃至历史掌故、轶闻作为题材内容,用轻松诙谐、娓娓动听的形式将其讲述出来。其汇总起来,不仅成为一部系统独特的中国大历史,俨然具有某种中国通史的性质,而且整体格式上也显得格外新颖别致,极富创意和魅力。它既避免了形象化历史常犯的过于谵妄的流弊,又摆脱了理念化历史颇显枯燥的症结。在看惯了太多类似这样的历史文学和历史著作之后,再来读读《二十五史随笔丛书》此类亦史亦文的独特文字,也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享受。

从文本形态分类的角度讲,这种亦史亦文的文字其实也不妨称之为文化历史散文。随笔(包括文史随笔)本来就是散文之一种,或曰是一种大散文。文化历史散文,是用散文随笔的形式来“言说”历史。但此种“言说”基本上属于纯文学的一种“言说”,它先预设一个主题思想进行统摄,引进的历史犹如天女散花一般五彩缤纷。而《二十五史随笔丛书》介于文史之间,它“言说”的基本上是一个个独立的历史片断,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升华提炼,自有其自然的真和本色的美,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历史深刻性、厚重感。正因这样,它对作者的历史“言说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在这里,“言说”看似率性而为,非常随意,其实一切皆有所本、皆有所因。此外,作为“言说”主体,作者对历史对象不仅有个选择取舍的问题,而且还有个契合个性自我予以同化体验的问题,因此每本著作同中有异,别具风采。他们用生命情感体验历史,在字里行间嵌入了强烈的主体自我。这样,其笔下“言说”的死的历史也就不期而然地转换成了富有生命情感的活的历史,从而实现了与当代读者的精神沟通。

(吴秀明:浙江大学教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